浸出過程的回收率通常用浸出率表示,即在浸出條件下,目的組分轉入溶液中的量與該組分在原物料中總量之比,通常用百分數表示。由于進入浸出作業(yè)的礦物原料組成都比較復雜,有用組分通常呈硫化物、氧化物或各種鹽類礦物以及自然元素等形態(tài)存在;脈石礦物一般呈硅酸鹽、碳酸鹽、鋁酸鹽等,有時還含有碳質及有機物質。此外,礦物原料的結構構造也相當復雜,各組分除呈單體礦物外,有時還呈微粒、膠體、結合體或染色體等形態(tài)存在。隨礦石性質不同,浸出的難易程度亦不同。
1、為了提高的浸出率,在浸出前需將礦石破碎、磨粉至一定細度,使有用礦物充分分離,以便浸出過程中,有用礦物與浸出劑有足夠的接觸面積。
2、還有一個提高浸出率的方法是在浸出終了時,保持一定的浸出試劑剩余質量分數。由于礦粒表面上的試劑質量分數很小,浸出速度主要取決于試劑的初始質量分數,初始質量分數越高,浸出速度越大。隨著浸出過程的進行,藥劑被逐漸消耗,質量分數越來越低,浸出速度也隨之降低。為保證浸出過程后期也能有較高浸出速度,則必須保持一定的試劑剩余質量分數。
3、適宜的礦漿液固比也是保證獲得高浸出率的重要因素。提高礦漿液固比,可降低礦漿黏度,不僅在相同條件下可獲得較高的浸出率,而且還有利于礦漿攪拌、輸送及固液分離,但當試劑剩余質量分數相同時,會增加浸出劑用量,且浸出液中被浸出的目的組分含量低,后續(xù)作業(yè)量大。若礦漿質量分數過高,會因擴散阻力太大而降低浸出速度和浸出率,而且還對后續(xù)作業(yè)操作不利。
4、適宜的浸出溫度和攪拌強度,以及足夠的浸出時間均是獲得高浸出率的必要條件。有時為了達到穩(wěn)定的指標還需在浸出前進行配料。
一些難浸的礦石在浸出前要用浮選或預浸方法除去有害雜質,或采用焙燒法使礦物原料中某些難溶礦物轉變成易于浸出的化合物,或使某些雜質礦物轉變成易于浸出的形態(tài),或是改善礦物原料的結構以利浸出等等。
河南方大實業(yè)是集研究和設計為一體的礦山機械設備生產廠家,積累了多年的選礦知識,對選礦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總結了很多有效的解決辦法,如有任何需要,歡迎聯系我們:13838159488,0371-63289448.
Tags:浸出,浸出率,礦物結構,浸出藥劑,礦漿液固比,礦漿粘度,浸出溫度,攪拌強度